科技创新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创新型国家、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新形势下,高质量创新驱动更是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创新强则国运昌。全国政协委员、“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院士建议,要持续高质量创新,打造自立自强的生态系统。
1999年,邓中翰从海外留学归国,启动并实施了“星光中国芯工程”,带领团队承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了中星微电子公司。他带领团队多年来坚持自主创新,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被国内外知名品牌采用。邓中翰委员指出,科技工作者要有科技报国的胸怀和担当,甘愿板凳坐得10年冷,有耐心有信心,致力于关键技术的持续创新、高质量创新,开辟科技创新的新赛道。
核心技术标准是硬科技,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资料图)
科技创新离不开标准创新,核心技术标准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制高点。邓中翰委员呼吁政府和科技企业重视研究核心技术标准,也希望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标准是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技术规则和基础制度的重要载体,事关国家竞争力、国际话语权和全球产业链的战略全局。
技术是标准的内核,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重要技术标准都凝聚了重大科技突破和先进技术成果,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数字经济时代,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标准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开路先锋。随着科技创新向深层次推进,技术标准、系统架构、特殊材料、设计工具、生产工艺等这些“硬科技”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这是产业链的基石,也是实现原始创新、产业持续发展的依靠。
邓中翰院士团队从2007年开始联合有关单位牵头研究制定SVAC智能物联国家标准,经过数年努力,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该标准2010年底正式发布,它从基础信源层面解决了视频图像采集和数据安全等关键问题。此后,我国又先后出台GB/T25724、GB35114、GB37300和GB/T28181等国家标准,形成该领域标准体系,部分内容进一步被国际电联ITU吸收为国际标准H.627。十多年来,SVAC智能物联国家标准技术成果产业化已得到持续发展,并在全国上百项重点工程中推广应用。一个标准带动了多个核心技术,并形成产业链条。以标准带动应用,以应用催生市场,从市场创造需求,再由需求引导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整个行业进入到持续高质量创新业态模式,进而打造出我国自立自强的生态系统。
打造自立自强的生态系统
要加强核心标准体系的建设,努力实现标准自主化,建立自主IP知识产权,建立自主应用软件生态,建设自主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工艺,形成我国自主标准引领下的生态系统。打造自立自强生态系统的同时,也要坚持国际合作,广交朋友,扩大开放,坚定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打造稳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对于科技领域最关心的人才方面,要打造稳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有数据显示,2022年前后,人才缺口为74.45万人,其中高端人才缺口超过4万人左右。目前,不仅缺乏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也缺乏通用的工程技术人才。邓中翰委员指出,近几年来,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专门设立了相关的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在资本市场开通了科创板。通过投融资和科创板,助力了科技创新的资金问题,还让科创板成为科技人才的“吸金石”。
有数据显示,2023年2月,科创板完成了上市公司破500家,全部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等募资规模居前,共占比79%。随着精准资金的注入,科创板公司的研发投入逐步增大,2022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3%,研发人员总数也逐年攀升,研发人员总数已超过15万人,平均每家科创板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20项。可以看到,近年来科创板为科技创新企业寻求社会融资、吸引高端人才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尽管政府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非常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但人才培养需要时间,还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除了高校加大力度培养人才,科技企业等也承担着人才的培养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行业需要的人才。因此,需要政府给到企业和人才更多的吸引政策、保障力度,以及全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全方位高水平人才。
如今正值人工智能大发展的时代,值此继往开来的机遇期,国家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科技工作者更要勇于创新,有信心有担当,众志成城,一定会走出中国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