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从秦白起至白居易太祖白建时止,其祖辈世居于太原。白居易虽随曾祖父、父亲曾从韩城、长安迁居到华州下��,但一直自称“太原人”。《白敏中墓志铭》中“逮今为太原人也”一句可以印证。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太原人。“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的王之涣,尽管一生仅遗诗6首,却是代表盛唐诗风之作。尤其是描写山西风物的五绝《登鹳雀楼》,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以致楼以诗名,诗因楼传。
王翰,山西太原人,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进士。七绝《凉州词》为传世佳吟。词语似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现存一百八十多首,而绝句占了一半,七绝犹为出色。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人,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唐开云九年(721)进士。善七五绝。
柳宗元(775-819)字子厚,山西运城人,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温廷竺(812―866)本名歧,字飞卿。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风格清丽,大多书闺情。
卢纶(748―800)山西永济人,唐代宗大历时,多次考进士未中,只做过一些小官。边塞绝句人们尤为喜欢。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今山西万荣。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王之涣(688-742) 字季�R,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
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 王翰 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
唐朝诗人。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
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王维(约701-761) 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著名诗人。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
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
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
二十五岁中进士。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
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
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其有名。
他的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卢纶(748-约799) 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
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
著有《卢纶诗集》。
1,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出自唐代:李白《太原早秋》
白话文释义:秋色渐渐浓郁,花儿都在睡觉,秋燥如火。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北方的云也把秋色带过了汾河。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话文释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3,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出自唐代: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白话文释义:来到北都太原之地岁月久长,为您的贵信义轻黄金深受感动。豪华之筵青玉盘上盛放琼杯美食,使我既醉且饱暂无归心。时常出游来到城西弯曲之路,晋祠之旁流水长淌如同穆玉。乘用划水鸣响箫鼓,微波荡漾如龙鳞闪闪万草碧绿。
4,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出自唐代:岑参《过燕支寄杜位》
白话文释义: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风刮起狂沙,卷起白草。
5,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出自唐代:畅当《登鹳雀楼》
白话文释义: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远离尘世间。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关于山西的古诗词有:
1、《同崔��登鹳雀楼》
唐代: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译文: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
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
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
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感,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2、《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3、《过燕支寄杜位》
唐代:岑参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译文:
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风刮起狂沙,卷起白草。
那长安城在那遥远的日光边,我怀念你却无法相见,这种相思令我衰老。
4、《山西行》
宋代:沈与求
山西健儿好身手,气如车轮胆如斗。
十五射猎少年场,戏格黄罴同拉朽。
译文:
山西的健儿们个个好身手,气魄像车轮一样,胆气如斗一样。
十五岁就在少年场射猎中大放光彩。
5、《古离别》
南北朝:江淹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译文:
心爱的人要到雁门关外很远的地方去了,我们只有无奈地道别。
天上的黄云遮蔽了千里,,到远方去的游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想起当时送心爱的人远去的情景,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可如今,檐前的露已经凝结成团。
蕙草虽然凋零了,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我担忧的是远方的爱人,不知他在外是否饱暖。
爱人远在天涯,我们长年分别。
但愿时而看见自己的容颜,还是像琼树枝一样洁丽。
但愿能像菟丝和水萍一样,有所寄托,与爱人的感情也能始终不渝。
古往今来,山西出过无数名人,不可一,一尽数。现择其二三位的诗句,来回答你的问题。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山之西 河之东 人之杰 地之灵
你是华夏的摇篮,
你是中国的故乡
黄河流淌你千年的血脉
太行铸就你不灭的精魂
啊,山西山西
我们不倒的长城!
你有窑洞的温馨
你有黄土的厚实
五台是你挺起的胸膛
吕梁是你不弯的脊梁
啊,山西山西
我们永远的母亲!
周原雅风吹响万古不灭的号角
河图洛书记载生生不息的航迹
退避三舍是重耳的智慧顽强
横扫六合是唐宗的龙兴晋阳
啊,山西山西
我们不会忘怀的故园!
晋中大院是你诚信的风范
窑洞炕火是你亲切的嘘寒
秧歌舞动你生命的活泼顽强
杏花装点你容颜的艳丽高张
啊,山西山西
我们世代的父老乡亲!
冰雪覆盖不住你的雄心壮志
贫困无法阻挡你文明的步伐
当,厚实的基础与精神底蕴
被新的文明观统领,
啊,山西山西
让我们一起迈进!!!
1,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出自唐代:李白《太原早秋》
白话文释义:秋色渐渐浓郁,花儿都在睡觉,秋燥如火。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北方的云也把秋色带过了汾河。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话文释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3,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出自唐代: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白话文释义:来到北都太原之地岁月久长,为您的贵信义轻黄金深受感动。豪华之筵青玉盘上盛放琼杯美食,使我既醉且饱暂无归心。时常出游来到城西弯曲之路,晋祠之旁流水长淌如同穆玉。乘用划水鸣响箫鼓,微波荡漾如龙鳞闪闪万草碧绿。
4,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出自唐代:岑参《过燕支寄杜位》
白话文释义: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风刮起狂沙,卷起白草。
5,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出自唐代:畅当《登鹳雀楼》
白话文释义: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远离尘世间。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古典诗歌乃中*粹,尤以唐代诗人最杰出,成就最辉煌。
而从初唐到盛唐中唐以至晚唐,都有山西籍诗人引领群伦。他们的诗在唐诗中占有重要位置,显示了黄河文化的深厚积淀,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里选取在唐代各个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十五位山西籍诗人,分别吟咏。 王 绩 (585-644绛州龙门)今河津人 听厌奢华宫体诗,自然朴素赋新辞。
孤身唱响田园曲,王孟先声溯此时。 王 勃 (约650-676绛州龙门)今河津人 高阁名篇千古稀,天涯海内耀光辉。
河东底蕴文浑厚,陶冶神思无翼飞。 宋之问(约656-712汾州)今汾阳人 依附权门舌学莺,颂词典雅意平平。
贬迁孤苦悲凉境,悔泪真流始动情。 王之涣(688-742晋阳)今太原人 颧雀登楼千里穷,凉州把盏忆春风。
短篇不厌包容广,奇句全凭想象丰。 王昌龄(?-约756晋阳)今太原人 擅长七绝寓情真,兼备刚柔俱绘神。
塞外老兵知己士,闺中*解愁人。 王 维(?-761祁)今祁县人 心融天籁笔清新,行觅源泉坐赏云。
酷爱田园非出世,常怀百战老将军。 王 翰(生卒年待考晋阳)今太原人 边庭豪饮近乎狂,笔下男儿血性刚。
醉卧沙场英烈气,读来字字撼胸膛。 卢 纶(?-798?河中)今永济人 雪满弓刀箭术神,典型环境典型人。
昂扬豪迈英雄曲,唱醒边关多少春。 畅 当(生卒年待考河东)今永济人 同是抒情鹳雀楼,襟怀技艺俱堪优。
王名远比畅名盛,捷足先登占上游。 白居易(772-846晋阳)今太原人 新体势如春草漫,长歌乐府起高峦。
语言通俗艺非俗,拓向民心天地宽。 柳宗元(773-819河东)今永济人 清峭文奇诗亦奇,诗文双璧互增辉。
谋篇遣句工夫硬,运笔犹如令箭挥。 温庭筠(约812-866晋阳)今太原人 傲踞恃才官运空,栖身潦倒教坊中。
诗精聊缀群雄尾,词艳轻开一代风。 聂夷中(837?-884?河东)今永济人 自幼饱尝贫病侵,熟谙诗应为谁吟。
田家剜肉医疮状,看在眼中疼在心。 司空图(837-908河中)今永济人 身隐寒山心未寒,神游诗海起狂澜。
洋洋妙论多新意,千载发人思路宽。 王 驾(851-?河中)今永济人 社日避开谈正题,只抒扶得醉人归。
剪裁侧写留余地,读后遐思任远飞。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王之涣(688-742) 字季�R,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
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 王翰 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
唐朝诗人。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
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王维(约701-761) 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著名诗人。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
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
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
二十五岁中进士。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
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
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其有名。
他的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卢纶(748-约799) 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
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
著有《卢纶诗集》 “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武则天时官尚方监丞,中宗时入选为修文馆学士,因诌事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士林所不齿,玄宗先天年间赐死。所作多粉饰现实,歌颂升平,价值不大,但律诗在初唐时有一定地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
每入试,押官韵,八*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
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亦作词,是“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聂夷中(837年―884年?)字坦之,山西省永济县人。
871年进士,曾任华阴县尉。流传后世作品不多,但一首《咏田家》入木三分地表现了劳苦大众的艰难生活:“二月*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白朴(122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T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c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
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诗《桃花》 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
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 傅青主(1607~1684)本名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西村)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公它。
1、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2、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3、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4、王昌龄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5、卢纶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
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西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