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沪深股指高开低走,不少股民、基民的年内收益又被蚕食,但北交所主题基金却“风景”更好。
(相关资料图)
当前全市场共有11只北交所主题基金,截至5月12日,共有10只基金实现了正收益,其中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收益最高,约18.45%,其次是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收益约为12%。
当前,北交所市盈率水平约在10倍至20倍之间,相当于科创板的三折和创业板的五折,有机构认为,随着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北交所上市公司的估值或将迎来重塑。不仅如此,据业内人士透露,某券商已经开始帮助其参与保荐的多家优质北交所上市公司提出转板申请。在转板重启预期下,北交所部分个股或将迎来利好。
北交所年内行情升温
5月12日,沪深股指走势震荡,但北交所新股巨能股份逆势上涨超2倍,成为一抹不可多得的红色,全天换手率高达95%,成交十分活跃,相关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也较为抢眼。
据业内投研人士分析,近期北交所个股乃至基金升温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鼎智科技、民士达等优质个股的携手上涨带动了其他个股的行情;二是北交所个股实行30%的价格涨跌幅限制,给予市场充分的价格博弈空间,每日个股涨幅榜上经常超越科创板或创业板的20%涨幅,因此形成了眼球效应,引起市场资金的关注。
从公募基金布局来看,据年报数据,600余只公募基金共持股89只北交所股票,市值约50亿元。其中有10家公司被超过20只公募基金持有。以贝特瑞为例,该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石墨烯材料三大业务板块,截至去年末被广发基金、嘉实基金等共计71只产品布局,其中鹏扬基金杨爱斌旗下更是多只基金持有。
一季度,公募基金加仓北交所势头不减,部分“专精特新”次新股及北证50中高权重、低估值公司获增持较多。例如康普化学、曙光数创、硅烷科技等被增持较为突出,其中曙光数创还进入4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此外,同力股份、富士达等北证50高权重成份股也开始获得增持。
景顺长城基金也认为,一方面从持仓数量和持股总量的角度来看,公募参与北交所意愿在持续增加。另一方面,相较于上证、深证,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总体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弱,去年11月北交所推出北证50指数以来,被动资金的加入使得整个板块的成交变得更加活跃,同时,部分公司的良好表现也使得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到北交所。
流动性有望改善
根据近期披露的年报数据,去年1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501.91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22.1%。公司全年共实现净利润138.11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7230.81万元,同比增长12.17% ,盈利面达92.15%,其中44家公司增幅超过30%,22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42家公司连续三年实现利润正增长。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表示,目前北交所公司估值或被系统性低估。流动性、限售制度或是估值折价的原因。北交所市盈率水平仅相当于科创板的三折和创业板的五折,但盈利增长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凸显北交所的吸引力。
资金的谨慎入场是造成北交所低估值的重要原因。嘉实基金李涛表示,某种程度上,流动性是影响资金入场的因素之一。北交所运行初期部分公司的流动性可能不达预期,造成部分投资者撤出。从成交情况来看,2023年3月北交所公司成交总数量达15.22亿股,成交总金额达148.55亿元,北交所总体成交和流动性还较弱。
但李涛指出,从去年底以来,北交所相关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融资融券和直联机制、北证50指数及相关指数基金的推出,进一步改善了市场流动性。他预计,未来北交所将持续完善制度机制、优化培育体系,待北交所上市公司达到一定规模后还或将开发策略指数基金、行业指数基金等特色化指数产品。
转板预期再成利好
当前,“中特估”成为了市场主线之一,这种估值体系的核心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开源证券指出,北交所因为较新,估值体系尚未完全成熟,且从北交所公司自身生命周期看,多数处于成长期阶段,其中很多当前也是央国企背景,如中科美菱、富士达等个股。加之当前北交所估值处历史低位区域。北交所作为A股“中特估”组成部分之一,或有望随着北交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投资者关注度提升逐渐得到估值体系修复。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北交所具有独特的转板制度,发展成熟符合条件的公司可以通过这一制度转至科创板等其它交易所板块。过往案例中,观典防务为首家成功转板公司。去年4月26日,该公司终止在北交所上市,同日开始跨市场转登记至上交所市场,去年5月25日正式转板至科创板。而在此前公司发布董事会审议转板上市相关事宜的提示性公告之后,最高涨幅达到70%。
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在转板重启预期下,北交所部分个股或将迎来利好。据该人士透露,某券商已经开始帮助其参与保荐的多家优质北交所上市公司提出转板申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