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草木萌发,又是一年农忙时。笔者走进商洛市商南县富水镇桑树村宏润鑫睿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暖意融融的香菇大棚里,只见一朵朵肥厚的香菇长势喜人。务工人员分工明确,有的在采摘,有的在搬运,有的剪香菇蒂,一派繁忙景象。
“现在采摘的是最后一茬香菇,出菇率较之前的几批低了很多。人工方面也减少了一大部分,我们最忙的时候一天需要四五十人,能采300多筐。”合作社负责人刘柱笑着说,“香菇可谓全身是宝,连剪掉的香菇腿儿都可以卖钱。用过的菌棒在我手里依然能发挥最大用处,废菌棒融合动物粪便再加上发酵菌就成了有机肥,将这些有机肥合理地运用在200多亩猕猴桃园,果树更加耐旱,长出的猕猴桃耐储存、味道更加香甜、醇厚,这都是老客户反馈的信息。”
已过而立之年的刘柱,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果断和刚毅。他年轻时就外出到南方闯荡,先进厂务工,后来开办玩具加工厂,积累了一定的阅历和资金。再后来,他积极响应县上“百千万畜禽养殖工程”号召回乡创业,从事生猪养殖。他第一次养了50头猪,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和其他不可抗因素,几乎全军覆没,以失败收场。但失败并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越战越勇。他不断向同行学习,及时摸索经验,多次向农业农村局寻求技术支持。2013年,他重新扩建、改造厂房,用现代化养殖技术提高生猪存栏量。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出栏580生猪,效益可观。
(资料图)
后来,刘柱发现养猪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在2016年参加了由商南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之后,他对香菇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多次到河南卢氏考察学习,积极向种植大户虚心请教。待时机成熟后,他毅然关停养猪场,开始大胆尝试种植香菇。开始时,他发展了2万袋香菇,小规模种植了三四年。他边摸索、边学习、边总结,逐渐掌握了香菇种植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发现,每年种的香菇都供不应求,根本不愁销路,几乎每天都有商贩上门收购,还有一部分香菇通过线上走进千家万户,香菇销售金额也达到了预期目标。
2020年,刘柱大规模种植香菇,当年种植15万袋,平均一袋产鲜菇1公斤多,共产鲜菇16.5万公斤左右、干香菇2万多公斤,年利润14万元左右。2022年5月,刘柱带头成立商南县宏润鑫睿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39个塑料大棚。今年,他新发展的15万袋香菇已整齐地放在菌棚里,正在孕育着新的希望。
合作社带动4户群众发展香菇增收,还有8人长期在基地务工,主要从事菌袋注水、鲜菇采摘、烘干等。在用工高峰期,刘柱从周边请来50多人帮忙,以抢抓时机,保证质量。每年六月至八月是香菇种植的淡季,务工人员就地转移阵地,又到猕猴桃园从事施肥、疏果、套袋等科管工作。
“撸起袖子加油干,只要勤劳,不愁没有活干。”在合作社长期务工的村民姜山说,“我夫妻俩都在基地务工,最初是通过熟人介绍过来的,抱着试试干的态度。从2021年到今年,我一干就是3年。老板人很好,在这儿感觉和在家一样,就留下来长期在这里务工。我平时以基地为家,吃住都在合作社。平时工作就摘香菇、烘干香菇、进行大棚维护等,虽然快60岁了,但每月能挣到4000多块钱,打心眼儿里高兴。”
今年50多岁的王凤琴儿女都已成家,平时就她一个人在家,没有多少农活可干的她闲不住,也在宏润鑫睿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干了2年时间,她主要负责采摘香菇,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
“这里提供的有宿舍,我想跑了就回家一趟,不想跑了就在这边住。在咱农村每月都有收入,我很满足。摘香菇是手上活,和其他活比起来不算太累。自己手上有零花钱,干啥心里都比较宽展。农村人情礼很多,我挣的钱够家庭开支用了,感觉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王凤琴说。
身残志坚的村民刘从海说:“老板对我比较照顾,想着我腿脚不方便,出不了力,干不了重活,有剪香菇腿的手上活,他就第一时间通知我。早上六七点家人就把我送过来,我每天手快的话能剪八九筐,一筐是8元,一天能挣六七十元,够日常开支了。”
谈起未来规划,刘柱说:“早就设想好了,我平时既是技术人员,又是管理人员,一直很忙。今后将抽时间多参加县上组织的培训,将种植遇到的难题向专家学者请教,继续到外地学习考察,不断深入学习‘四季菇’种植技术,持续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刘柱认为,目前先进的香菇种植已有液体菌种,接完种到菌种全部长满只需要28天,两个月就可以出菇,一茬菇能出三个月,一年能做三茬。他今年先实验两万袋,实验成功后就大面积种植。下一步,预计在两年内引进新技术,持续扩大生产规模,建高标准大棚,做强“四季菇”。“四季菇”顾名思义是一年四季都能长期出菇,每年种植“四季菇”35万到40万袋左右,不断提高香菇产量,带动更多人就业。同时,将引进猕猴桃高架牵引新技术,进一步保证猕猴桃产量,持续增加效益。
通讯员 万小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