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袁隆平老师,我们来迟了。”
6月28日,湖南长沙。马达加斯加农业部原秘书长拉库托松·菲利贝尔(RAKOTOSON Philibert)站在袁隆平院士墓前,久久凝视着墓碑。
(资料图)
他捧起一碗杂交水稻稻米,献给袁隆平院士:“如果没有袁隆平老师,马达加斯加就没有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实验田观察水稻长势(2007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拉库托松·菲利贝尔是来湖南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的,抵达长沙后,他先来到了唐人万寿园,那是袁隆平院士长眠之地。他牵挂着这位中国科学家。
2021年11月15日,袁隆平院士骨灰安放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尽管,袁隆平一生从未去过马达加斯加,然而,袁隆平等中国科学家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跨越山海,远播非洲,改善了无数人的生活。
这是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衡南基地测产现场待收割的水稻(2019年10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水稻是马达加斯加重要的农作物,由于技术、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该国稻米产量始终无法完全满足自身需求。
为帮助非洲寻求增加粮食产量的良方,一批中国专家长期驻扎非洲。
2023年5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马义奇镇,农民在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的试验田里收割水稻。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摄)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产业发展处处长宋春芳记得,有一次,他们准备动身前往马达加斯加,临行前,袁隆平特意叮嘱他们要加快杂交水稻在当地的推广进度。
“每次出发前,袁老师都会对我们进行一番详细的指导。”
在宋春芳的记忆中,袁隆平总喜欢打开一幅世界地图,细数杂交水稻在哪个国家基础好,哪个国家基础一般,甚至气候、土壤等具体信息,他都了如指掌。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袁隆平院士毕生的追求。这样的美好愿景,在遥远的马达加斯加播下了种子。
不仅是袁隆平院士一人,多年来,一代代杂交水稻人为这个美好的愿景努力奔跑。
2023年5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马义奇镇的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当地农民在杂交水稻高产示范田内收割水稻。 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摄)
2007年,中马两国开展杂交水稻技术合作,次年年底,中国专家胡月舫远赴马达加斯加,着手研究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杂交水稻品种,至今已是第16个年头。
胡月舫说,为了找到适应性最好的杂交水稻品种,在常驻马达加斯加期间,他和技术团队几乎跑遍了这个岛国所有的水稻种植区。
2023年5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马义奇镇,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专家胡月舫(右三)在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的试验田里和当地农民一起收割水稻。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摄)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中国专家还通过实地授课等方式,向非洲各国的普通农民、技术人员提供培训。真正让“良种”“良法”在非洲大地生根结果。
依靠中国技术培育的杂交水稻平均产量是当地品种的2到3倍。通过大力推广杂交水稻种植,马达加斯加将有望逐步实现大米的进口替代,实现粮食出口。
2023年5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马义奇镇的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当地农民在杂交水稻高产示范田内收割水稻。 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摄)
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执行主任张立军说:“我们希望能立足马达加斯加面向非洲,通过中非杂交水稻技术合作,助力非洲早日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
2023年5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马义奇镇,农民在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的试验田里收割水稻。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摄)
袁爷爷,您看见了吗?一粒小小的稻种,见证着中非的深厚情谊。而您的梦想正漂洋过海,在远方扎根……
(记者:王宜玄、周勉、薛宇舸)
关键词: